Google+

 

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

【金門大紀事】守「鱟」濕地-守護金門浯江溪口

  河口濕地是陸域與水域生態系交會的過渡地帶,由於土壤長期浸潤於水中,孕育著為數眾多的特殊生物,其涵養水源及強大的生態淨化功能,仿如「地球之腎」;紅樹林濕地豐富的食物來源,更吸引各類水鳥的駐足與繁衍,可說是「鳥類的樂園」。
  浯江溪位於金門西半島,原為金門最長的河川,昔年全長約有7.5公里,是孕育金門的一條母親河,「浯州」的金門古稱即由此溪而來。浯州古八景之一的「董嶼安流」,一座擋在溪口前的島礁,讓洶湧的水流緩和下來,所產生的沉澱、堆積作用,使得由浯江溪口到建功嶼一帶,形成大片養分豐厚的廣闊灘地,創造浯江溪口的生機無限。由於日照充足,水中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旺盛,提供了整個浯江溪口生態營養源的基底,因此吸引蝦、蟹、貝類、游魚及水鳥的停歇;同時,更是活化石「鱟」(ㄏㄡˋ)在金門安居無可取代的處所。

鱟的親緣與相貌
  金門有句俗諺是這麼流傳著:「下市(夏墅)罾,洪門港(后豐港)燒酒矸。水頭鱟,金門城肉豆…… 」。生長在金門海域的三棘鱟(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),是潮間帶底棲性的無脊椎動物,在動物的系統分類上,屬於節肢動物門(Phylum Arthropoda)、肢口綱( Class Merostomta ) 、劍尾目(Order Xiphosurida)。鱟共有4種,三棘鱟為其中之一,又稱為中國鱟或日本鱟,分布於日本南方沿海及中國長江以南沿海。而三棘鱟在國內分布於臺灣的西南海域、澎湖及金門沿海,目前在臺灣和澎湖已難見「鱟影」,而在金門沿海的分布尚稱普遍。由金門的水頭、后豐港往夏墅、后浦、湖下、古寧頭、瓊林,往北達西園、官澳、青嶼等潮間帶都有稚鱟活動的蹤跡,其中以水頭至浯江溪口一帶的海域較為豐富常見。
「鱟」不僅字形特殊,同時也是非常奇特的動物,若說牠們是一種「有學問的魚」,一點也不為過。早在4億年前恐龍尚未崛起、原始魚類剛剛問世的古生代泥盆紀,鱟就已生存在地球上。隨著環境的變遷,歲月並未在牠的身上留下太多痕跡,外型和兩億年前差不多,剛從卵孵化出來的稚鱟,在尾節尚未長出之際,體型仿若古代的三葉蟲,因此有活化石的美稱。《爾雅‧翼》中的描述:「鱟形有如惠文,亦如便面。惠文者,秦漢以來武冠也。便面,古扇也。大抵堂色青黑,十二足,足長五六寸,悉在腹下。舊說過海輒相負於背,今鱟背上有骨七八寸如石珊瑚者,俗呼為鱟帆。」
  西洋人俗稱鱟為Horseshoe crab,直譯成馬蹄蟹,瞧瞧鱟的頭胸部外形和馬蹄確有幾分相似。或許,你會以為鱟是螃蟹的表親;事實上,蜘蛛和蠍子才是鱟的好兄弟。鱟的形狀像一把鐵鏟,從正面看來又像一頂鋼盔,牠的所有器官都隱藏在這頂鋼盔下;那一條堅硬似劍帶有小刺的尾巴,就恰如一把刺刀,隨時翹起尾巴刺退敵人,因此金門的阿兵哥稱牠們為鋼盔魚。而在海域的潮間帶中,鱟更像是古代披著盔甲的武士,穿戴一身看似兇狠的行頭,保護著牠們歷經演化歲月的滄桑,而一直維持到現在,宛如是潮間帶的鐵甲武士。
 

鱟的生態與習性
  以書鰓呼吸的鱟,喜歡棲息在沙質的淺海海底,而稚鱟則在潮間帶的泥灘中成長,遇到海風凜冽的冬季,稚鱟便戴著鋼盔潛遁藏匿於泥灘中,渡過幾近冬眠狀態的日子。
  身為肉食主義者的鱟,主要以海蟲及軟體動物為食,但偶而也會攝取一些藻類。覓食時,以第一對較小的螯肢撿夾食物送入口中,稚鱟常以潮間帶的貝類、沙蠶及泥灘中的有機碎屑為食;而成鱟則以薄殼的貝類、沙蠶等底棲動物為主要食物,有時也吃一些有機碎屑及藻類。
  鱟爬行的速度極為緩慢,一般在水中會藉書腮活動的協助,提升移動的速度。潮間帶的稚鱟則如同泥灘上的戰地坦克,所到之處便拖出一道「川」字形的履帶痕,成為人類最佳的偵查線索。有時稚鱟受海潮的捉弄,穩重的坦克也有翻覆的危機,這時「小坦克」便會將其尾節向地面頂住,使其甲殼弓起,待其背甲後緣亦頂住地面時,才將背甲向腹面用力緊縮,若其背甲略偏向一側,則有機會成功翻過,若正好正對著尾節,則整隻尾節會插在泥灘裡面,就無法翻正。所以當其腹面朝上時,易導致死亡或被天敵捕食;幸運者,等待海水再起時,利用書鰓活動即能輕易翻身。
  埋藏在高潮帶的沙灘,頂著烈日驕陽、40個晝夜破卵而出的稚鱟,須再歷經8個春秋、16回的蛻變,一次又一次的掙脫束縛,慢慢的隨著浪花朝向大海泳去。約莫生長13?14年的時光才成年,並開始肩負起傳承的使命,生命的歷程可真得來不易!
潔白的沙灘是鱟誓言堅貞不移的歸處,每年的端午節至中秋節之間,便是成鱟的生殖季節,此間雌、雄成鱟會聚集在潮間帶,雄鱟緊抱雌鱟一起游泳,並於初一、十五大潮之際,午夜游至高潮帶的沙灘,在雌鱟掘坑產卵的同時,雄鱟也把精子釋放於卵上,完成受精,再掘沙覆蓋而後離開。此時捉到一隻鱟,通常提起來便是一對,因此而有「海底鴛鴦」之美稱。金門俗諺云:「抓孤鱟,衰到老;抓鱟公,衰三冬;抓鱟母,衰一斗仔久。」更是在地人對牠們的情深所下的最好註解,有如拆散佳偶姻緣將招致厄運。至於「抓鱟」一詞,則意味撞見男女正在「相好」的場面,也常被鄉民用來當作「捉姦」的代名詞。
  鱟和金門居民的生活曾經有過密切的關係。除了烹食外,「鱟殼」曾被先民用來當作舀水和炒食器具的「ㄏㄠˇ ㄎㄚˋ ㄚˇ」,而劍尾部分,也曾被用來作為藥引,至於腹甲部分則可繪製成虎頭牌,用來鎮宅避邪。「鱟」這個跨時空的生物,從烹食、為器、為皿,再者以為藥引。鱟的一生,可說是珍藏無限。

守鱟濕地─守住最「鱟」的家
  鱟在生活史不同階段的棲地環境各有不同需求,完整的棲地是順利生長到成鱟的必要條件,其中任何環節的微棲地一經破壞,都將危及繼續生存的機會。不同齡期的稚鱟在潮間帶各有不同底質的需求,由於浯江溪口潮間帶的生態富含多樣性微棲地的環境,正好滿足不同齡期稚鱟的需求,因此適合鱟從產卵、孵化、及各齡期稚鱟的生長發育。於高潮線潮汐可及的沙灘是鱟從產卵、孵化的處所,往下的微細泥灘是初齡至二齡稚鱟的生長地,較高齡期稚鱟則在沙質較多的潮溝或潮池活動。多樣性的微棲地是提供稚鱟可以成功繁殖,以至於順利迴游到海洋繼續長大為成鱟的條件。
  俗諺裡,那個曾經是成鱟垂手可得的沙灘,隨著水頭國際商港的興建,讓過去的榮景成為回憶。而如今國內最「鱟」的居所─浯江溪口,也因面臨商港聯外道路的興建而顯得岌岌可危。人們曾經試著想幫牠們找個新家,將牠們移棲放養在古寧頭沿海的保育區,但鱟卻仍然每年守著承諾,在月圓花好的夏夜裡,成雙成對的爬上浯江溪口的沙灘上,見證彼此的愛情。或許是人們遺忘了「魚逐水草而居,禽擇良木而棲」的道理。存在地球4億年的鱟,堅定不移的信守著浯江溪口,你是否願意守「鱟」著牠們,守著最「鱟」的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